close

月亮.神話.人生俗語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西元前100多年,西漢的「淮南子」書中說到嫦娥奔月宮的故事;唐朝李復言寫了「月下老人」故事,美麗神話流傳2000年。

    台灣的月亮要從400年前談起,當時漢人尚未正式移居。台灣原住民因夜間缺乏光源,節慶活動常選擇月圓日舉行,如果活動延續至夜間,可在皎潔月光下歌舞及暢飲。

    荷蘭殖民台灣時期,選擇月圓日前後幾天召開地方會議,以方便來自遠地的原住民長老在月光下徒步走來會場、走回部落。

    華語將月亮的樣態做為情境形容詞,例如:月滿花香、月閉花羞、月貌花容、月眉星眼、月明風清...

    月亮也被比喻人生百態。「月旦評」意思表示品評人物。俗語常見:月亮底下看影子---見識少,妄自尊大(夜郎自大)。月亮底下耍大刀---有事可以明講、明砍,不要背後暗中搞小動作。月下提燈籠---空有其名,無實際意義。月亮跟著太陽走---沾光。

寫此篇貼文,我有點像禿子跟著月亮走--借光。祝中秋佳節愉快!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