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宰牛食肉的演變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台灣似乎沒有原生種的牛,17世紀荷蘭殖民時期是台灣畜牛及食牛的開端。在不同年代,牛隻分別運用於農耕、交通運輸、飲食等功能的演變歷史,見證台灣文化多元性。

    1624年荷蘭人入據南台灣,1630年代邀請巴達維亞城的華僑蘇鳴崗等人協助,積極獎勵福建、廣東農人和工匠渡海來台,並自大陸購入水牛,開始發展農業,至1638年,循正常管道遷居台灣的漢人已超過1萬人;接著持續從澎湖購入不少牛畜,據1640年統計,當時台灣約有1200頭牛。

    17世紀台灣牛隻使用於農耕之外,因荷蘭人肉食以牛肉為主,也用於宰牛食肉。到了清代,基於台灣漢人飲食文化禁忌牛肉,牛隻只運用於農耕及交通運輸,其餘許多牛畜野放在外繁衍孳生。1724年「台海使槎錄」一書作者黃叔璥記述:「台灣多野牛,千百為群」,可見一斑。

    1895年日本據台後,對牛畜狀況進行基礎調查,發現可能因為發生牛疫及飼養方式太落伍,導致牛隻數量不多,不足以因應未來農業推廣需求,於是分別針對役牛及肉牛的育種,訂定牛畜生產與牛肉消費政策。

    早期日本人不吃牛肉,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學習歐洲人宰牛食肉,尤其規定軍人肉食以牛肉為優先。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各地都有軍牛屠宰業者供應牛肉給軍方,嘉義地區以葉瓜最著名。葉瓜(1872-?)居住於嘉義市雲霄厝的牛灶(今長榮街)附近,販賣、供應軍方所需牛肉,生意興隆。葉瓜熱心公益,長期捐獻地藏庵、城隍廟,並曾擔任地藏庵委員。

    戰後,牛隻的農耕工作逐漸被農業機械取代,役牛功能喪失;鄉村人口遷移到都市,加速耕牛和民眾關係疏離,不吃牛肉的禁忌愈淡薄,並持續受到市場商業行銷及營養學說影響,現階段牛肉已成為台灣飲食文化普遍的食材。

    嘉義葉瓜後代家族也從宰牛販肉行業,發展到餐飲經營,戰後曾開設嘉義最著名的嘉賓閣餐廳,目前仍有多家「葉記」牛肉舖及牛肉麵餐廳經營。歷經數代,「葉記牛肉」已成為嘉義商業的閃亮品牌。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