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地紀錄古歷史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110年嘉義市台斗坑遺址出土的人骨遺骸,經過國立南科考古館研究與維護,鑑定為距今2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屬於灰黑陶文化。未來完成研究後,將送返嘉義市典藏保存。

    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需有水資源;2600年前嘉義台斗坑的住民,可能屬於居住在牛稠溪畔、或北香湖大區域的散村之一。劉益昌教授說「土地是定著,人群會遷徙」,用土地說歷史的概念,2600年前的台斗坑先人,當然是嘉義人。

    人類宜居的嘉義市歷史,因為本案而從400年前荷蘭治理台灣的諸羅山社文化,推前至2600年前先人居住歷史;出土諸多物件,顯現穿越2600年前嘉義時空的古文明。李錫津博士(曾任嘉義市副市長、台北市建國中學校長)有感而發,撰寫「瞻仰台斗坑考古出土先人」文章,刊登在人間福報。

    李錫津副市長撰寫尊敬長輩先人的感懷內容,充滿對土地、歷史、人類的親情。(摘錄部分文字):

    時光的流變,輾轉、輾轉、再輾轉;

生命的羽化,轉世、轉世、再轉世。

沒有您一再傳下的生機能量,怎會有佇立在您面前的我們?

如今

我們感受了您靈氣的薰陶,

迎接了您氣脈的傳承

娘親啊!您一切可好?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