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代嘉義的布街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清代台南與嘉義古城街坊,因布店聚集而有布街的命名。當時台灣除了原住民織布自用之外,漢人並無紡織產業,布店販售布料,端賴從中國大陸進口。清代末期,布店商品也從英國及日本大量輸入,形成布店布料有英國、日本、中國紡織品競爭局面。

    布料屬民生必需品,且似有區別個人社會地位與經濟等級意涵。清代閩南移民將奢靡慣習帶入台灣,古籍許多文獻記載台灣「愛好面子」的衣飾文化,如「家無餘貯,而衣服麗都」、「人無貴賤,必華其衣冠」。

    1704年諸羅建城後,城內的十字街為2條交叉街道構成,其中往西向的道路就是布街,位置於今吳鳳北路和成仁街之間的公明路段。

    當時嘉義布街以米街保正:蘇協仁之父開設「再發號布莊」店舖數量最多,位置於今公明路北側、養繕堂及以西5個店面為範圍。此外,嘉義著名家族賴時輝,於1841年至布街開設「德和中藥房」,位於今公明路南側,現開基古廟以東數間店舖範圍。布街是清代蘇協仁家族及賴時輝家族的發跡地。

    康熙末年,布街設有土地公廟,是諸羅城最早設立者,故稱為開基古廟。1799(嘉慶4)改建為廟宇,廟址位於路北(今廟的對面)。據當地“朝海裱畫店”羅勝雄耆老表示,舊廟位置在陳顯章骨科美的化妝品2個店舖處(即蘇協仁家族店舖旁)。日治末期實施寺廟廢合案期間被拆廟,福德正神由賴時輝家族帶回家保護、奉祀。戰後於今廟址(舊廟對面)重建廟宇。

    日治大正年間,嘉義市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帶動市街商業往西邊火車站方向發展,嘉義城內舊有商業脈絡與生態逐漸改變。布街也同步向西門內街、西門外街(今中正路)發展;戰後布店在光華路聚集,成為新布街。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