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代嘉義的糖街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台灣在17世紀荷蘭殖民時期,就開始發展糖業。1633年荷蘭當局鼓勵之下,華人從中國大陸引進甘蔗到大員(台南)種植,成功啟動台灣砂糖產業,1636年已有白糖12040斤、赤糖110461斤外銷日本。台灣從荷蘭時期,歷經清朝、日治,延續到1950年代糖業發展,被國際貿易圈譽為“砂糖之島”。

    清代嘉雲南地區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製糖業興盛,種植甘蔗和稻米是農民的最愛,但因土地有限,形成米穀和糖業競爭種植局面。當砂糖價格上漲時,影響農民種稻意願,而有“米糖相剋”現象。

    嘉義城的糖市街在同治初年(1862)纂輯“嘉義縣輿圖冊”內文未見提及,至光緒末年的街坊示意圖才出現“糖仔市街”標示,糖仔市街坊位置於今公明路與中正路之間的成仁街,以及中正路和成仁街交叉路口的東鄰與南鄰區域。據石萬壽教授研判,同治年間所載或有遺漏...。嘉義糖舖集市成為街名究竟始於何時,似難查考。

    清代製糖的地方稱為糖廍,嘉義市的大溪厝、劉厝、台斗坑、山仔頂、中埔交界等處都有糖廍設立。糖廍通常由兩建物組成,一為草楫尖頂的廍亭(俗稱草仔廍、寮仔廍),另一個建物為平頂的廍厝。廍亭執行鞭牛拉石磨,以及將甘蔗放入石磨車中運作,人力需求4人。而廍厝負責添材火,以及將蔗汁調理糖漿工作,人力需求4人。

    亭、厝外面至少需求人力9人,分別處理砍蔗、運蔗、去蔗尾、看守牛群、備餵牛食等前置作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嘉義糖街 嘉義市糖廍
    全站熱搜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