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嘉義米街的人文故事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嘉義城內何時有米街之命名,未見資料。至清代同治年間(1862)纂輯的圖冊,首次出現「米市街」記載,顯然在咸豐或道光年代就存在。相關地圖標示米街在今中山路與公明路之間的成仁街。   

    曾擔任嘉義區長的蘇孝德(1879-941)出生於米街,他的曾祖父蘇鳳鳴在更早的年代,就已定居米街。蘇孝德家族於米街經營米店,有二個店面,並延伸轉角往西的公明路上,還有數個店面經營,公明路店面再過去不遠處就是縣署的官倉(約於今興中街和成仁街之間的公明路)。米街和官倉(米倉)或有米穀產業運銷的連結關係。

    清代米穀銷售業包括承作外銷輸出的行商、米郊,以及島內販米的刈米(批銷商,又稱割店)、米舖、零售店等類型。嘉義米街著名的「德記商店」,由蘇孝德家族開設;「芝蘭商店」(蘇協智商店)由蘇協仁的弟弟:蘇協智經營,兩家米街老店位置都在與布街(公明路)交角處,且各有二個黃金店面,屬大型米店,兼營米穀批發及零售。

    日治時期已無官方的米倉政策,加上都市計畫帶動市街商業往外擴展,商圈生態改變,米街空留其名。但米街長期是商賈、地主聚居處,重視文化教育,藝文風氣很盛。

    台斗坑區長莊啟鏞之父:莊景三,於光緒年間在米街開設私塾,聚徒講學。四代都住米街的蘇孝德是詩壇領導人,其父親蘇繩昌為秀才,蘇孝德的曾祖父蘇鳳鳴擔任縣學教授。

    居住米街的陳茂如,曾任中埔庄長,是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嘉義支部的主要幹部。台南州首位台籍律師賴雨若,年少時住在米街。有「仁醫」美譽的周福全醫師在米街開設「全生醫館」。

    米街的「風雅軒裱畫店」是美術大師林玉山兄弟的祖業地,兩個店面分別經營木雕及裱畫。「文錦裱畫店」是雕塑大師蒲添生之父開設。國立藝專盧雲生教授遷居台北之前,也住在米街。

    米街只約100多公尺,一小段路卻孕育出許多人才,人文故事豐富。目前改名為成仁街,因閩南語的「米」和「美」同音,在地居民暱稱該路段為「美街」。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