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戰後嘉義的新布街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早期到布店排隊買布並不奇怪,成衣業尚未興起之前,布料需求量大,每個人穿的衣褲,都需先買布,再縫製。常人一生的生活或逢婚喪喜慶,都要購買布料,如嬰兒出生的墊布、尿布,學生衣服、嫁妝物件、長輩禮物、往生者儀式服裝等需求,都促成布店生意興隆。

    清代嘉義布街在今公明路,日治時期布店延展到中正路,戰後則群聚於中央噴水圓環旁的光華路。新布街鼎盛期,光華路從圓環到興中街口、短短一路段聚集20多家布店,形成新布街。最風光的是布街的「噴水商場」5間布店,商場旁小巷內另有相關市集,販售枕頭、蚊帳、棉被...,及裁縫店,搭配相得益彰。小巷已隨布街消失,但商場鋼筋水泥二層樓建築,及建物上方的「噴水商場」字樣尚存,令人既驚喜又感慨。

    布街沒落之後,不少布店轉型服裝店,並遷移到中山路、中正路、文化路等商業街區經營。光華路老店「永隆布店」蔣文長的後代:蔣小姐就是轉型成功案例。蔣小姐回憶布街榮景及銷售技巧,認為經營者平時就需瞭解流行的服裝款式、布料花色、時尚美學,重視銷售前端、後端、客製化構思服務。顧客一進門,短時間內就判斷顧客的類型、喜愛、消費等級,適切的推薦與解說花色和布料種類,並建議縫製款式,甚至媒合裁縫師。

    布街布店同業間沒有殺價、搶顧客的惡性競爭,當時布匹來源主要來自台南、彰化、台北,業務員各自以不同布店為對象,批銷的布料花色各有特色,貨源穩定,顧客也養成向固定布店購買的習慣。布店進貨成本方面略有不同,例如布疋來源是台南、彰化或台北,以及批發商的業務代表作風,都有影響,有些20碼的布匹,賣15碼以內,剩布仍可退貨。如已賣超過15碼,則不能退貨,但通常利潤4成以上。

    光華路新布街在1980年代後逐漸衰敗,至今只剩兩家老店招牌:義昌布行及明都布行,前者由90歲老太太顧店,後者由83歲老先生看店。義昌布行店內仍懸掛店名「義昌」木匾,是1962年台南批發商贈送的。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