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嘉義公園文化特色
撰文: 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城市公園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做為平民化的休閒與公共空間。日治時期台灣各地進行市區改正,設置公園成為必要的配套。嘉義公園空間構成元素甚為多元,具有文化特色。
嘉義公園於1910(明治43)年8月開始闢建,1911年11月舉行開業式,是台灣在明治年代設立13個公園之一。大正及昭和時期分別有擴建,從嘉義市街地圖可對照參考。
都市型公園常見綠地、植栽、水體、土丘、噴泉,及亭閣、碑碣、歷史建物等自然與人文景觀,免費開放民眾休閒遊憇。嘉義公園於大正年間增設游泳池,昭和(1934)年增闢兒童遊園地,則為收費場所,需購票入場。
百年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多元價值觀影響,許多嘉義重要歷史記事或物件,陸續在嘉義公園舞台上演。來自清代、日治時期、戰後的碑碣分散置放,似顯混雜,但卻足以凸顯公共空間的多元性,反而累積、形塑出文化特色,具有價值。2011年經過文化資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嘉義公園公告為「文化景觀」,取得文化資產位階,獲國家法律保障,不得受到破壞。
嘉義公園設置後,陸續由市區移入清代嘉義歷史證物,包括福康安紀功碑、清代古砲、重修文廟碑記、玉峰書院碑記等古物。
嘉義公園不只提供民眾陶冶性情及觀光休閒功能,同時也有國家教化的象徵意義。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宗教思維,嘉義公園建設初期即設有辨天池(俗稱小西湖),祀奉七福神之一的「辨財天」。(畫家陳澄波有多件公園畫作可對照參考)。前往辨天池的路段,修築2座橫跨野溪的橋樑,遺留至今。
而規劃興建神社,則依循日本神道的森林哲學,選定於公園東南方森林內,並依照傳統配置石燈籠、鳥居、高麗犬,手水舍,神輿庫等。
在休閒遊憩方面,公園入口處為水泉花園,採用歐洲庭園式設計,置放仿自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尿尿小童塑像,形成視覺與抒情的焦點。而從民權路進入的兒童遊園地及游泳池區域,是小學生和年輕人的最愛。
社會教化方面,1906年嘉義大地震的「丙午震災紀念碑」,於公園闢建後自市區移入。警察官吏殉難紀念碑於今孔廟附近,現只餘留碑座。1914年阿里山作業所技師近藤熊之助試運轉阿里山火車,殉職於平遮那,設置在公園的紀念碑已於1935年移出(現於二萬坪車站旁小丘)。
戰後,公園公共空間陸續增設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孔廟、射日塔等建物。
綜觀日治時期至戰後,嘉義公園諸多設施與碑碣史蹟,其內涵多元,歷史縱深獨特,能見證百年歷史及不同時代思維變遷,具有社教意義及文化價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