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賴雨若故居消失不應該是宿命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嘉義市賴雨若故居即將消失,其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紀念性建物及附屬設施,官方在之前如能積極主動的協助作為,將成為稀有且珍貴的紀念園區。

    賴雨若故居或稱壺仙花果園、壺仙義塾(修養會)、壺仙幼稚園。賴雨若(1878-1941)號壺仙,日本明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畢,通過辯護士考試,成為雲嘉南地區第一位台籍律師。1926年闢設花果園,成立「義塾修養會」,免費教授英文、漢學詩文、四書五經,全力奉獻教育,深深感動人心。

    賴雨若擅長詩詞,著有詩集,《全臺詩》收錄其詩作;同時也愛好書畫藝文,義塾花果園是各地詩人、畫友、雅士吟詩作畫交流的處所,被譽為文化教育中心。壺仙義塾的門生出類拔萃,例如盧雲友、黃水文、蔡水震、蔡順和...,都在藝術與文學領域散發光芒。

    壺仙花果園位於嘉義城南,闢地數畝(今安和街2號)栽種多樣植物,園內有建物數棟、軒屋與廊道組構成十字造型的十字亭、水域曲折的蓮花池、假山造景、亭榭柱橋(橋堵刻詩)、賴雨若銅像,建物及附屬設施精巧,多處有花磚裝飾,景觀特殊、怡人,是嘉義人共同的溫馨回憶。

    戰後受戒嚴令規範,義塾講習班停辦。1954年,後代於園內創辦壺仙幼稚園,至1976年停辦。由於後代大多移居海外,花果園關閉,委託專人看顧。賴雨若的曾孫偶爾回台講學,繞到嘉義巡園。

    2年前我曾主動聯絡嘉義市文化局文資科來花果園內觀景,賴家後代也向文資科請教故居的文資紀念價值潛力,可惜沒有後續作為。

    昨日我和賴家連絡,賴教授說:「我們兄弟都已80多歲了,移居美國數十年,對於台灣的文資與相關房地產法規,及公部門的作為都欠瞭解。因沒有官方協助,我們只能交給建商處理,不過有告知建商要保存賴雨若銅像,以及橋堵刻詩等紀念性物件」。

    我和賴教授交談後感受,公部門擔任文化工作者要對文化有熱忱與期待,尤其承辦文資業務者需有積極主動精神,和敏銳度及思考力,因為文化資產並非老舊、過時、無價值的東西,而是要加以綜理保存與活化,再造出時代的新價值。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