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蕃薯的神奇故事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蕃薯是食糧,亦可製糖;糖類可發酵製造酒精。更利害的,日本殖民台灣後期,發展化學工業,將蕃薯研發生產溶劑,及再加工成為類似汽油的燃料,於二次世界大戰做為日本船艦及神風特攻隊飛機動力燃料。

    1938年在嘉義市車店48番地設立化學工廠,以蕃薯簽和生蕃薯做原料,使用「牟田菌」醱酵法生產溶劑,員工人數超過3000人,是當時台灣勞動人力最多的單點工廠之一。廠內有4個醱酵區,每區241000多公升鐵桶作業,醱酵生產加工的乙醇、丁醇產量為世界第一。產品運往日本各海軍基地及台灣機場,是日本國防重要一環,被列為秘密軍事基地。

    嘉義化學工廠需求大量且能長期供應的蕃薯,而1921年之後,中央研究所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已不斷研發、育成出優良品種,台灣總督府則要求中南部各州農民協力種植,以及台拓公司自主種植6500甲蕃薯地,產量充足。據資料統計,嘉義化學工廠1940年蕃薯籤(番薯刨成絲,再經過日曬)消耗量600萬斤,1943年更達5400萬斤,當時「種蕃薯」是中南部農民主要的生計之一。

    嘉義化學工廠以蕃薯生產溶劑,再加工成為飛機、船艦輔助動力燃料。日本於194112月對美國珍珠港基地發動攻擊;1944年採「一人一機換一艦」戰術,派遣神風特攻隊自殺式飛機攻擊,其中部分飛機從台灣機場起飛,造成美軍艦艇毀損慘重。1945511日美軍派出48架飛機濫炸嘉義地區,其中4架海軍Pv-1輕轟炸機盯牢嘉義化學工廠,使用炸彈、火箭、機砲輪番炸射,化學工廠滿目瘡痍,完全癱瘓。

    日治時期嘉義化學工廠於戰後由中油接收,改稱嘉義溶劑廠,目前由中油煉製研究所等單位使用。

加註:1938年聯軍曾空襲台灣; 珍珠港事件後,雙方航空交戰;1943年起,美軍積極轟炸台灣,1945年起對台灣執行密集炸射,航空決戰複雜、慘烈。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