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溪水奔流.台灣文化協會百年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時間連綿不絕,有如溪水奔流不停。溪水自然流動現象,時緩時急,充滿生命力。文化的力量亦復如此!

    每天早晨走一萬步,最喜歡沿著嘉義市區的道爺圳支流小徑,順著及逆著溪流水來回重複行走。在水流、微風、樹木交織的環境,開始一天的清朗。

    嘉義道爺圳修建已歷300年,道爺橋尚存;清代派駐台灣的道爺已在1895年日治時代結束派遣,而道爺圳水流依舊,至今又繼續奔流125年。

    就在日本殖民第25年,台灣人發起文化主體性運動;1921年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到明年恰逢100週年。

    5年前的今天,我在道爺圳小徑晨走後,回家寫一篇「灌園先生日記紀錄林獻堂與陳澄波的互動」,在臉書貼文。

    5年後的今天,我從道爺圳小徑晨走返家,打開手機,就跳出下面這篇5年前今天的回顧。

    2015.11.13.蔡榮順FB貼文:《灌園先生日記》紀錄林獻堂與陳澄波的互動: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議會設置運動是台灣追求自治的起點,旨在爭取政治自主性和文化主體性;1921~1934知識分子赴東京議會請願共15次。1924陳澄波赴東京留學,接觸到林獻堂領銜的請願活動,及請願歌,即將歌詞抄錄在他的素描簿(參見1016FB)。該素描簿有如陳澄波的人生日記,日記是個人的感受和告白,同時也隱匿可能影響撰寫者在未來動向的因子,陳澄波慎重其事的抄寫156字歌詞,留為珍藏。

    為了配合議會設置運動,1921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也由林獻堂擔任總理,做為互通聲息的團體,至1934成立台灣文藝聯盟及出版《台灣文藝》期刊,美術界的台陽美術協會全體發起人都加入台灣文藝聯盟,台陽發起人之一的陳澄波在《台灣文藝》發表〈製作隨感〉文章一篇,以及〈街景寫生〉、〈羊群〉、〈新北投驛〉等3幅畫作陸續刋登。

    從林獻堂的《灌園先生日記》閱讀到陳澄波多次至林宅拜訪,以及林獻堂至陳澄波作品展場觀畫,記載日期如193088日及翌日,193427日及1125日,193756日,193954日及6日,1946111日及翌日。

    另外,1943519日呂赫若日記記載:去大稻埕,在()文環家與李石樵、陳澄波碰面談天(晚上)在文環家一道吃飯、喝[金雞]酒。雨沛然而降,就《興南新聞》文化欄的問題談個沒完沒了,關懷同志、尊重前輩是很重要的

    以上資料顯示,陳澄波與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以及台灣文學第一才子呂赫若均有相當程度的交往,互動良好。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