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鐵共構.六路齊進的林業遺產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嘉義市北門的第二代製材工廠,以四鐵共構、六路齊進的作業方式,是二次工業革命後的機械文明遺蹟,尤其在2016年突然發現、挖掘出地表下10種工業遺構,震撼文化資產學界及產業界。

    1942年興建的第二代嘉義製材工廠,從原料端(原木)運送入廠,經製材流程,至產品輸出端,計有不同軌距的林業鐵道、縱貫鐵道、輕便鐵道、剖鋸送材車鐵道共構而成。除了上述四種鐵軌運輸路徑之外,又規劃水路、陸路輸送原木入場,總計六路齊進。綜觀其製程,以機械、電力、土木設施取代人力與獸力,用自動化裝置取代手工生產,是台灣罕見20世紀前期地表下的工業遺產。

    第二代製材廠流程和第一代稍有異同,前端將原木從貯木池引曳經小運河至工廠前緣,再以工廠入水口上方的資材捲上機吊起原木;或以林業鐵路倒車入場至捲上機前緣,吊起原木後卸放於剖鋸送材車上,進行製材流程。

    第二代製材工廠規模雖比第一代小,但將第一代建物一樓的各式傳動軸承、剖鋸基座、輸送帶基座、電力傳導管線(參閱嘉義金龍文史遊誌FB專頁A4-103:亞洲第一大製材廠揭秘),改以挖掘地表下機坑容納,最深約-200公分。地下挖掘深淺不一的各式坑道,設計水泥基台承載,主要地下遺構約10種(參閱嘉義金龍文史遊誌FB專頁A4-77:日式製材廠地下10種遺構)。

地表下遺構在二戰後被填平,進而封存數十年,從沒有人談過,官方與民間都不知道地下埋藏工業遺構。2004-2015年間歷經6所大學及1家建築師事務所接受製材廠相關委託案,也都沒人發現。2016年底才被細心、勇敢、有經驗的營造廠老闆黃聿暉發覺有異,並在林務局黃妙修處長支持下進行試掘,珍貴、稀罕的地下工業遺構得以重見天日,不只造成轟動,也令人讚嘆,工業遺蹟終於失而復得。

嘉義市政府有責任主動將新發現的地下工業遺構事證,提請古蹟審議會討論,提升為古蹟等級。林務局已完成調查研究,是當時台灣機械化製材最先進的唯一,20世紀前期台灣工業文明的證物。

林務局有義務考量可行性,將「四鐵共構.六路齊進之工業遺產」的部分自動化流程,納入博物館群規劃,每天數次定時動態演出,讓民眾、遊客有現場感、身臨其境感。例如以原尺寸的仿真模型原木,浮置於製材廠前端小運河水域,啟動時由捲上機吊起,卸放送材車上,送材車行進經5呎仿真大剖機。目立室規劃為遊客觀賞區,符合目立室整修條鋸及監看剖鋸流程之原始功能。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