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木雕工藝瑰寶: 蔡共新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一身頂真功夫,一生技藝傳承」,是傳統匠師傲人的成就。嘉義木雕老師傅蔡共新默默工作,仍掩蓋不住其自然散發出的工藝典型榮光。
蔡共新出生於屏東,年少就拜師台南木雕名匠郭炳坤,學習寺廟鑿花雕刻,1970年代和花板雕刻結緣,而落籍嘉義。
鑿花木雕屬於寺廟傳統建築裝飾工程,技法細膩。數十年來,蔡共新曾參與許多著名寺廟修建,例如台北關渡廟、指南宮、國家音樂廳,嘉義城隍廟、吳鳳廟、五顯帝廟,新竹南園,雲林包公廟,也曾應聘到日本做木雕。
寺廟鑿花或神佛雕刻技法熟練的匠師,是花板(欄間雕刻)行業最愛聘請的師傅。1970年代之後,嘉義木材城市的花板木雕外銷貿易興盛,蔡共新曾受聘雕刻花板,而在嘉義市落籍,結婚生子,以及傳承徒弟。
蔡共新重視技藝傳承,徒弟林信安擅長寺廟鑿花、神佛雕刻、花板木雕,並自行鑽研藝術創作,作品曾獲台灣區木雕比賽第1、2、3名,台北、高雄、台南、嘉義縣市及南瀛美展都得獎,被譽為木雕怪才,真所謂名師出高徒。
2009年蔡共新參與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相關計畫,獲中原大學主任薛琴教授頒發感謝狀。2013年獲文化部核定取得傳統匠師身分,具有古蹟修復資格,是該批名單中的嘉義市鑿花木雕類唯一上榜者。近幾年受邀參加關仔嶺古蹟大仙寺興建、斥資20億的大工程,繼續為台灣的古蹟文化資產效力。
傳統工藝是”地域之華”,蔡共新老師傅扎實的木雕技藝,藉由古蹟名剎修建工程而一再展現,誠為木雕工藝瑰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