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施弘毅副教授早期雕龍柱在嘉義市大天宮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嘉義市大天宮保存3對石雕龍柱。民國37年,石雕皇帝張木成在正殿雕製一對龍柱(前已貼文),民國57年禮聘著名的施天福、施弘毅父子,在大天宮前殿雕製兩對龍柱。施弘毅於民國91年獲聘為國立高雄大學民族藝術學系兼任副教授,是傳統石雕工藝界的榮耀。
位於大天宮前殿前步口簷柱位置的龍柱,有導引入口的作用,成為建築裝飾的視覺焦點。(另一對為不同型式的龍柱,待後續貼文)
前殿(又稱三川殿)入口的石雕龍柱,為八角柱身的一柱一龍形制,雙龍望向大天宮的中軸線,展現工藝美學與氣勢。龍頭設計在柱身下方,尾部向上盤繞,形似從天而降;龍首後方的龍鬚分為五束,使用鏤空的透雕技法,依柱身而捲曲;龍前腳撐地,另一腳上抬,並抓握「火珠」。
龍身搭配裝飾雲朵、人物帶騎,上方設計「飛鳳啣磬牌」,呈現鳳凰展翅高飛之姿態,而位於大邊(左邊)磬牌雕刻「民國五十七年」字樣。另外,依照傳統「左尊右卑」慣習,在小邊(右邊)的柱身,可見到作者的落款:「施天福、施弘毅彫刻」8個字。
柱礎設計為八角形,在8個面上分別雕刻水族類、四藝、暗八仙等吉祥圖案。
柱頭方面,受到日治時期台灣建築仿照歐洲巴洛克風格影響,施氏父子也加以混合模仿應用,創作柱頭的新型裝飾設計,顯得更為繁複與華麗。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