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木質錢櫃當床舖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古代物件設計巧妙,以大型錢櫃當床舖睡覺的方式,在台灣流傳沿用200多年。1717年(清康熙56年)編撰的《諸羅縣志》就有記載以錢櫃當寢具,到了日治時代,嘉義市北門口的商店也有使用。註成精米店在1924年的大錢櫃古物件可做見證。
距今304年前的《諸羅縣志》第10卷「器之屬」記載:「大櫃︰亦以楠為之。長七尺,闊三尺許,高三尺;內做兩隔,鎖之制如甲萬。諸為商賈者,用貯銀錢數目;夜以為床,寢其上,防竊盜也」,可見清代雲、嘉、南地區就有人將錢櫃當床舖。當時木質大錢櫃的構造如何,並未見資料,或許以註成精米店留存的錢櫃古物件可做為想像的參考。
日治時期註成精米店生意興隆,以檜木製作大錢櫃,長方形櫃體的長度188公分、寬65公分、高55公分。上方裝有三塊蓋板:一塊長蓋板、二塊短蓋板,長蓋板固定於櫃體,上方特定位置鑿設一個投錢孔,投入的幣券可直接通達內層抽屜內;二塊短蓋板分別是可掀式、以及可拆式組合。
上方二塊短蓋板和櫃體立面之間分別安裝鎖扣連結,俾能上鎖。錢櫃內部的部分空間安裝10個上鎖抽屜,可分類儲放錢券、銀幣或價值高的細軟物品;其餘空間則彈性運用,並可放入一個移動式的置物架。在防竊方面,錢櫃的外部及內部各有加鎖設計,形成雙重加鎖的功能。
除了櫃體的雙重鎖具之外,夜晚時間由顧店的伙計在錢櫃上睡覺,讓保護錢財安全措施又多一層保障。
日治時期嘉義北門口的註成精米店,位置在今吳鳳北路(與民權路交叉口附近)。檜木大錢櫃係於大正13年(即1924年、甲子年)農曆元月設置使用。註成精米店原本由周家開設,後來轉手給員工黃永欽經營。檜木錢櫃係由黃永欽先生經手捐贈給嘉義市政府典藏,目前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