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捲入二戰美軍空襲戰局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持續進軍東南亞,美國號召同盟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中斷其軍事燃料補給。日本則暗中在殖民地台灣設立替代性燃料生產基地,供應船艦及飛機使用,導致台灣成為美國軍機轟炸的目標。

    美國時間1941127日,日本成功突擊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軍事整備之後,美國對日本展開海空聯合反擊。但面對日本飛機採取自殺式衝撞美軍艦艇、同歸於盡的戰術,美國積極情蒐調查,尋求摧毀日軍後勤燃料基地之對策。

    美軍調查發現,日本人在新竹、高雄設有燃料生產基地,岡山有飛機組裝工廠;嘉義化學工廠更是全世界產量最大的發酵式丁醇專業工廠,產製丁醇、丙酮等溶劑,可調製替代為船艦、飛機的燃料油;各地糖廠產製的酒精,再處理可作為航空代用燃料。此外,在台灣闢設數十處簡易飛機場,有利軍機戰術運用。台灣各地大小機場、燃料廠、化學工廠、糖廠,鐵公路都被列為美軍轟炸目標。

    台灣終於捲入二戰的戰局中,194311月至19458月,美國軍機持續轟炸台灣。1944年總督府宣布台灣全島要塞化,建立各種防禦及防空設施,成立民防體系,要求都市居民疏開(疏散)到郊區。當時的防空洞、防空壕到處可見,尤其在官署、會社、重要物資工廠、官員宿舍,都闢建人員避難掩體。

    這些看起來黑暗、神秘、陰濕的防空洞,不只在日治末期做為躲避美軍飛機轟炸的設施,到了戰後又大多納入國民政府列管維護,以防範中共空襲。解嚴後兩岸對峙局勢改變,早期的防空洞陸續被棄置、填平,只剩少數留存。

    位於嘉義公園旁的樹木園留有大型防空設施,資料顯示係1953年興建,作為防空(民防)指揮中心,但曾有耆老說該地在日治末期就是民防指揮部。不管是戰爭遺構或戡亂時期的設施,確為特殊稀有的歷史佐證建物,具有文化資產價值。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