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嘉義北門工廠自製集材機
撰文: 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蔡榮順
百年前沒有大型吊卸機具,山林間的樹木伐倒後,需搬至運輸路線旁集中,等待運送。當時集材只靠人力持用簡單工具滾轉拖行,或利用牛磨(木絞盤)移動原木。
1912年5月台灣首次從美國購入架空式蒸汽集材幾,阿里山林場優先進入機械化集材時代。蒸汽集材機鍋爐以木頭為燃料;操作一部集材機需15個人力為一組作業,集材效益高。
從美國進口的集材機,經嘉義北門修理工廠研發仿製成功,自製生產集材機提供太平山(宜蘭)及八仙山(台中)集材作業使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