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鳳梨會社的輕便鐵道
2014年撰寫"日治時期嘉義市的工業“一文,刊登於嘉義市文獻23期,因全文已超過1萬字,對輕便鐵道(即台車)只能幾句帶過,其實可單獨成一篇短文。
茲大略補充如下:交通工具從"馬車鐵道“,發展到“人車鐵道“,以人做為鐵道的動力,由人在後方推動台車向前行駛,平均時速10公里以上,載客最多4人,載貨則5、600台斤為限。後來蒸汽火車,電動火車,新科技火車逐步發展。
日治初期在台灣主要市鎮和農產地,及糖廠,酒廠,礦廠等相關運輸地區,鋪設許多輕便鐵道,在今嘉義市垂楊路與共和路交角附近設有中途站:台車發着所,為台中輕鐵會社所經營。
昭和年間開設“內外食品株式會社”,在車店庄設鳳梨罐頭工廠,即俗稱鳳梨會社,位於今遠東百貨公司一帶,並鋪設輕便鐵道通往紅毛埤、番路等原料產地,以台車直接運送鳳梨入廠加工。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