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治嘉義監獄的牢房(之1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日本據台初期國家大事繁雜,雖頒布監獄令,但有名無實,遇有人犯,則拘押於警局或憲兵隊,或暫予沿用清代牢房權充拘留所。

    1900年代起,日本人引進西方獄舍建築概念,在台北、台中、台南、嘉義、新竹擇地興建監獄。監獄強調監控與管制,牢房空間首重封閉兼易監視掌握狀況,當時歐美多規劃放射狀獄舍,一排排由中心向外發散的牢房,再於交會中心點設置控制台。從控制台端點,能監看前方及左右各排牢房進出動態。當時台中及台南監獄都建有5列牢舍,台北為4列牢舍,嘉義為3列牢舍。新竹監獄規模小,僅由矩形量體構成。

    清末嘉義的牢房位於今北門派出所一帶。1919年嘉義監獄始建於台斗坑209番地,1922年竣工啟用。1932年嘉義市實施町名改正,監獄地址改編為山下町7番地,即目前的維新路140號。

    放射狀獄舍的建築型態,著名的有比利時根特監獄、美國賓州監獄,日本受到強烈影響而模仿,但仍存在機能上的彈性調整規劃,因地制宜設計的差異。據雲林科技大學團隊研究,嘉義舊監獄亦難稱之為“賓州式的設計”,應係與賓州東感化院一般,引自更早期所發展出的放射平面(根特監獄)。

    日治時期台灣有多座源自西方建築概念的放射狀獄舍,目前多已拆除,只剩嘉義舊監獄碩果僅存,彌足珍貴,已公告為古蹟保存。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