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就林玉山大師的養成

    撰文: 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蔡榮順

    一位美術大師的養成,除了環境孕育之外,靠自己不斷學習及創作,對台灣本土文化關懷與深耕,美術教育傳授,譜成林玉山大師的風範。

    林玉山教授(1907-2004)出生嘉義,30歲之前有五段學畫歷程,包括向嘉義民間畫師蔡騰祥(1916)、寄居嘉義的日本南畫派畫師伊坂旭江(1922)、西畫老師陳澄波學畫;並二度留學日本,到東京川端畫學校(1926)、京都東丘畫墊研究(1935)。

    美術之外,兼學漢學與傳統詩,拜師吳增如學經學(1924),向賴惠川學詩詞(1930),積極參加詩社活動,發表許多詩作。44歲以後,林玉山移居台北擔任教職,和中國水墨名家密切交流切磋,包括被譽為渡海三家的傅心畬、黃君璧、張大千。

    林玉山和陳澄波兩人對美術推廣與教育傳承,影響嘉義獲得畫都美譽,更牽動整個台灣美術發展。林玉山寫繪題材常見關心人群,關懷台灣本土之作品,因而被認為屬民族的、文學的、社會的文化組合。此種以人性為出發點的特質,是美術界的典範。

    2018.4.1.為林玉山先生110歲冥誕,嘉義市文化局擴大舉辦“林玉山110紀念展”,展品包括向7家美術館、4個基金會、19位收藏家借展經典佳作,並有國寶級“蓮池”畫作的創意互動投影裝置,既可觀又有趣。展期:3/27-5/20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