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率平埔族踏查大武郡森林及整併

 

大武郡森林

    根據165711[熱蘭遮城日誌]記載,派駐諸羅山社的政務員Loenius(魯恩)率領諸羅山社、打猫社、奇冷岸社(社址都在今嘉義縣市)共約50名原住民,到大武郡(今彰化)踏查木材資源。因為荷蘭長官揆一說: 大武郡峽谷的赤松木適合做為船料,但不宜建屋。

    另據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老師論述,漢人圮哥(Kiko)奔走於今彰化、南投、雲嘉一帶,經常到諸羅山社的政務員辦公室,反映平埔族動態及山林資源,其中提到大武郡峽谷、大武郡溪有開採木材價值。

    67年之後,清康熙朝的巡台御史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書中引述周鍾瑄文稿稱:[估修船料,悉取材於大武郡社]。可見該地赤松木從荷蘭時期及入清後,都被開採為船料資材。究竟大武郡峽谷、大武郡溪在何處? 赤松木今安在? 開採木材是否能沿溪流運至平地?
   
從古文獻中擷取3張不同時期的大武郡地圖,或有助於大武郡社域以及雲嘉平埔族的區域研究。

 

大武郡社整併

   大武郡社位於八卦台地西南緣。 村社整併"不一定是平埔族人的意願,有些是荷蘭人從政治統理與宗教教化考量,並多所鼓勵。
    16451月荷蘭人率210名士兵,從虎尾壠向北方沿途征討,或與臣服的平埔村社締和約,並希望小村社能併入較大村社。1645317日,二林地區的Terriam(小社)在牧師Van Breen商議之下,計畫搬到Groot Davole(東螺),但Terriam居民希望搬到大突社,直到1646年,終於敲定併入大武郡社。

    1648310日,又有Kakar Tacheybau併入大武郡社。整併之後,大武郡社規模達200人以上,成為中型村社。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