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諸羅山社名稱演繹》

    台灣平埔族沒有書寫的文字,社衆之間傳達,主要以口語形式進行。17世紀荷蘭入據台灣之後,將平埔族語以羅馬字母拼出,是平埔族語言出現”文字化"的起始。

    1630年4月17日諸羅山社在歷史文獻中首次登場,當時《熱蘭遮城日誌》對諸羅山社係以Tierasan 列入名錄,爾後召開地方會議、或贌社招商、或教區劃分的稱名有多種拼字法,標音出現些微差異、但近似,或許是各業務部門不同作業人員口音拼法或字體寫法之差異所致,其中以Tirosen 最為常用。附加彙整表為作者整理。

    此外,荷蘭文獻多次加註[Tirosen 又稱Laos ],值得重視,但檔案中並未做任何註解或背景說明,以致對Laos 所代表的意欠了解。

    明清時期將Tirosen 以漢字寫成表音文字,在文獻上分別有[豬朥山]、[豬羅山]、[諸羅山]等同名異字寫法。日治時期曾被轉譯為[帝洛森]。

    康熙23年(1684)台灣劃入清朝版圖,清廷選定平埔村社Tirosen做為縣名,將天興州改設為[諸羅]縣。

    乾隆51年(1786) 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清廷感念諸羅守城的忠勇,有意更改諸羅縣的名稱,軍機處於乾隆52年11月2日擬稿: [謹擬更定諸羅縣名,恭候硃筆點出,寫入諭旨: 嘉忠、懐義、靖海、安順]。乾隆皇帝並未從軍機處的4個擬案中圈選,而是自建議清單中的[嘉忠]與[懷義]各選一字,合成[嘉義]。乾隆皇帝是嘉義地名的創字者,但同時終結已經使用103年、以平埔族社名音譯的[諸羅]縣名。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