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檜木結緣諾貝爾獎

    撰文: 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蔡榮順

    俗稱檜木的“扁柏屬”植物,歷經冰河期考驗,約在100萬年前,輾轉流浪到台灣的高山霧林區落腳。台灣扁柏是全球扁柏屬樹木僅有7種成員之一,公認為台灣最優良木材。在80多年前學者對阿里山扁柏的成分研究,差一點獲得諾貝爾獎。

    被日本列為“錯過諾貝爾獎之人物”的野副鐵南,1929-1945年擔任台北帝國大學化學科教授,戰後至1948年留台續任台灣大學教授。1936從阿里山特有種“台灣扁柏”成分分析,發現“七角形芳香化合物”,當時世界已知的只有六角形,並未知有七角形;因發現此一特殊醇類,命名為“檜木醇”(Hinokitiol),而入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柏科扁柏屬樹木全球僅存7個分類群為:台灣扁柏、台灣紅檜、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美國側葉扁柏、羅生氏扁柏(美國加州西北太平洋沿岸)、拿加遜扁柏(阿拉斯加黃檜),其他國家地區並無該類樹木。

    此類裸子植物有一定的存活温度、濕度、地質、高度、地理環境,於2億年前已存在北美大陸。歷經遠古地球多次天候大激變,及生物大滅絕等考驗,檜木成功的流浪到台灣定居,奇妙的大時空旅程,既夢幻、又實在。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