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任台灣總督上山滿之進政績對嘉義的影響

                                撰文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

壹、緣起

    一幅陳澄波描繪台灣花蓮崇德部落的作品「東台灣臨海道路」,飄洋過海,歷經87年的奇緣之旅,至2015年在日本山口縣防府市立圖書館被發現,轟動日本與台灣各界。此幅台灣原住民地域風景畫是上山滿之進總督委託陳澄波創作,上山總督遺囑交代將遺物捐贈給故鄉:山口縣防府市三哲文庫;近百年後,令人驚喜的牽合促成陳澄波故鄉:嘉義市和山口縣防府市的文化交流,並擴大串聯起台灣和日本民間的情誼。

 

貳、相關政績

    熱心藝文及關愛原住民的上山總督,在台灣任期雖然只有二年,但是任內多項重要決策,對台灣有深遠的影響:

  一、教育方面:

   修改台灣總督府行政組織編制,將原來隸屬內務局的文教課,提升為文教

   局,成為總督府的一級單位。此外,創設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

   是台灣教育史上的指標性政績。

 

二、金融方面:

   穩定台灣經濟,和日本大藏省(財政部)研究對策,訂頒融資法案,妥善解決

  「台灣銀行」破產危機。

 

三、山林保育方面:

   上山總督曾任日本帝國山林局長以及農商務省次官,了解山林保育的重要

   性。19278月在總督府地方官會議訓示:「台灣山林是平野產業的母體,

   必須做好山林保育。山林的重要性不在於經濟性的開發,而是要轉變成提供

   平原產業發展的動能,及生活保障」。從此之後,台灣森林不總是一直砍伐

   開發,同時積極在阿里山等林場造林、復育,希望逐漸彌補山林的傷害。

 

 四、族群人權方面:

   上山總督崇尚近代西歐啟蒙精神,重視「未化之民」的尊重與平等,在施政

   訓詞提出「三民族」說法,強調台灣原住民、漢人、日本人等三個民族平等

   與融合的重要性,是台灣歷任總督最尊重與關愛原住民的總督。

 

五、藝術方面:

   1927年創辦「台灣美術展覽會」,主辦單位為「台灣教育會」,係隸屬總督

   府文教局的外圍法人組織,主要成員均為總督府重要官員,可見上山總督對

   藝術推展的重視與熱愛。

 

六、司法方面:

   修正法院條例,在地方法院增設第二審的合議部,保障司法人權。

 

七、登山運動方面:

   闢築阿里山到新高山(玉山)的登山步道,提倡強身、強心的運動與休閒理

   念,推廣登山運動。

 

 叁、對嘉義城市重要影響

   上山總督在台灣的治績昭著,德政澤民,對嘉義城市發展有直接重大影響,造就嘉義許多光榮的歷史,迄今仍被緬懷與感念,舉例如后:

 

    嘉義畫都:

    1920年代台灣社會安定,嘉義地區多人研習日本南畫和中國人文畫。1927年上山總督參考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俗稱帝展),開辦「台灣美術展覽」(俗稱台展),鼓勵繪畫創作,並提供全島作品比賽舞台,對台灣藝術界有如注入一針強心劑,奠定台灣美術更為精進的競爭向上環境。

    第一回「台展」,嘉義的陳澄波及林玉山作品都入選。在他們兩人的啟發與帶動之下,陸續有17位嘉義人參加「台展」比賽獲獎,到了1936年第10回「台展」統計,全台灣以嘉義籍畫家得獎最多,被「台灣日日新報」讚譽報導稱「嘉義乃畫都」。

    受到上山總督創設「台展」制度的激勵,嘉義藝術風氣鼎盛,美術人才輩出,「嘉義畫都」成為閃耀的城市意象。

 

、嘉義棒球城市

    1910年代嘉義市成立「嘉義野球協會」,並且闢建專業棒球場,經常舉辦棒球活動,當時棒球隊員都是日本人。

    1926年上山滿之進接任總督,強調台灣原住民、漢人、日本人等三個民族平等及融合的重要性。19284月嘉義農林學校成立棒球隊,遵循上山總督訓示,遴選三民族的球員加入,是台灣第一支由原住民、漢人、日本人共同組成的棒球隊。

    「三民族」球員共組的嘉農(KANO)棒球隊在台灣棒球比賽所向無敵,1931年代表台灣前往日本,參加第17回全國中等學校野球大會(比賽),在單淘汰賽程中,陸續打敗神奈川高商、札幌商校、小倉工校,獲得甲子園亞軍榮耀。

    拜上山總督「三民族」決策之賜,三民族共同參與棒球運動成為嘉義市民最喜愛的項目,民間不分種族、行業、階層都熱烈參與、支持或捐款贊助棒球比賽,當時嘉義市超過半數的居民都在「瘋棒球」,被稱譽為棒球城市。

 

三、阿里山、新高山的登山口城市

    早期台灣登山屬於探險活動,並未普及。

    192611月台灣總督府新闢新高山的登山步道,並且在總督府內籌組「台灣山岳會」,由總督府總務長官後藤文夫擔任會長,交通局總長木下信擔任副會長,成功的將登山活動從探險性質營造至健身、休閒等面向。因為有了阿里山到新高山登山步道的加持,1926年被文史學家定位為台灣登山新紀元的元年。

    上山總督闢建新高山登山步道,並且號召官廳、學校、民眾共同參與登山活動,創造「熱帶地的高海拔登山運動」風潮。從嘉義市北門驛搭乘火車到阿里山,接著以沼平做為步道起點,經兒玉山、鹿林山、塔塔加,繼續循登山步道攀登新高山主峰的路線,成為熱門的行程,吸引日本人、國際人士、台灣各地民眾都前來嘉義市北門驛集結,嘉義市被暱稱為登山口城市。

 

四、鄒族之「日本人的路」

    1920年代日本人在阿里山區闢建多條步道,上山總督主政期間(19261928)再建設阿里山頂笨仔(里佳村)至砂米萁(山美村)道路,以及達邦至頂笨仔的櫻花鐵線橋,鄒族人感念稱其為ceono maya(日本人的路)。

    開闢阿里山鄒族原住民村社之間的步道,以及主要交通路線的產業道路,方便原住民生活物資的供給與運出,有助於鄒族更早接觸20世紀新文明,以及發展農業新模式,造福地方。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