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廍的牛力與人力

                 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撰文

    台灣從荷蘭時期至日治初期,約300年間,甘蔗都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台灣蔗糖品質比閩、粵更佳,是出口的強項商品。當時每年農曆103月是糖廍製糖的忙碌期。10月築廍屋,置蔗車,僱人力、牛力。廍屋由二部分組成,其一為草楫尖形屋頂的廍亭,在嘉南地區俗稱草仔廍或寮仔廍。廍亭內設齒輪式石磨,利用牛隻拉轉而硤出蔗汁。另一建築為平頂的廍厝,是將蔗汁煮成糖之處所。

    一處糖廍日夜製糖需用18頭牛,包括12頭牛在廍亭內輪流拉磨硤蔗,4頭牛從蔗田陸續裝運甘蔗到廍,2頭牛運蔗尾,用以隨時飼餵牛隻。人力作業至少需求17人,包括廍亭內鞭牛拉磨的牛婆2人,將甘蔗放入石磨車的車工2人;廍厝內負責調理的糖師2人,添柴火的火工2人;屋外看守牛群1人;砍蔗、運蔗、剝皮、去尾工作7人,負責採蔗尾以備牛食1人。

    台灣糖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尤以嘉、南、屏東最多。一個糖廍的集蔗圈造就一個民眾經濟生活空間,以嘉義市為例,市郊的台斗坑、大溪厝、劉厝、山仔頂、中埔交界處,都有糖廍設立。

    日治中期引進新式糖廠,雖然民間諺語:第一憨,種甘蔗予會社(糖廠)磅,在機械設備競爭之下,舊式糖廍亦無可逃避的快速消失,但衍生許多為地名,如嘉義中埔的興化廍、司公廍,迄今仍存在。舊地名具有文化價值,可見證常民生活歷史。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