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潭子本仁堂交趾陶捐贈嘉義市博物館

 

緣起:

    一批80年前唐山師傅在台中潭子風動石附近(今潭興路)製作的建築裝飾交趾陶,希望捐贈官方典藏,最後落脚於嘉義市。

    1926年潭子區長林瓊彰築建宅第,禮聘唐山師傅於壁堵製作交趾陶裝飾,2007年住宅基地出售建商,預定20082月拆屋改建。林瓊彰後代不捨交趾陶湮滅,由長曾孫林錦錕代表家族,希望捐贈給官方保存,但因建物閒置多年,牆堵上部分交趾陶已遺失,或殘缺、破損,塵污覆蓋,地方政府認為不符保存價值。

    林錦錕持續奔走,仍期盼促成捐贈保存,20081月輾轉找向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饒嘉博指示金龍文教基金會主導,組成4人小組前往訪視及評勘。2008117日上午專案小組到達現場,看到基地附近已整平,只留下宅第大廳與立面牆壁孤立在工地。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在門口仰觀30秒,就斷然決定說:物件具有價值,嘉義市一定要典藏; 在場的資深藝師陳忠正(新港板頭窯交趾剪黏園區負責人)看法也相同,二人並研究拆卸持拿及裝運方案,排除一般取下人物坐騎方式,而主張將交趾陶作品連同牆堵一併切割,整體部位、框架、戲齣、場景全部運回,才能完整保存,但須講究切拿技術,及作業經費增加數倍之多。

  同行的嘉義市博物館課長黃鴻霖開始煩惱此方案的執行技術面,及經費來源,而蔡榮順也要馬上撰寫一篇具說服力的論述,闡釋物件價值,俾獲得官方核定接受捐贈,及尋找經費支援。當時距拆屋興工,只剩一個月時間,有如搶救行動,積極和時間賽跑。


本仁堂交趾陶壁堵決定由嘉義市典藏保存

     研究古文物價值時,有必要調查了解原始主人背景,以及物件創作者。本仁堂"宅第主人: 林瓊彰於日治時期擔任"潭子墘"保長、庄長、區長達十餘年,政績顯著,諸如設立潭子墘公學校、信用組合、糖廠(今加工出口區) 聚興橋、潭子亭觀音廟等。
    10年前舊宅大片土地出售建商,林錦錕將本仁堂交趾陶捐贈嘉義市政府,後來又將古物牌座、案桌、供桌、椅條、屏風門、廂門門扇、紅眠床、清末服飾等1260餘件捐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典藏。林家對文化資產保存,值得敬佩。

    嘉義市文化局長饒嘉博為保全古物完整性,同意採用金龍文教基金會的建議案,200821日與林錦錕簽訂捐贈契約書,215日委託專業者前往現場研究切卸技術與方式,進行備工、備料、備車,並依壁堵尺寸於屋前現場焊製鐵板箱裝載。220日將物件運回嘉義保存,順利完成第一階段任務。

    第二階段對捐贈品進行研究及規劃案,委託金龍文教基金會辦理。由於作品上並無"物勒工名",未悉匠師姓名,家屬也只知道來自唐山的師傅在2年後工作完成即返回大陸。基金會企劃的內容主要有6: 1•物件及主人背景資料調查研究.2•邀交趾陶各流派代表會勘.3•召開座談會及解讀作品內容和意涵.4•草擬捐贈品保存及未來再利用(展示)建議方案.5•撰寫學術研究報告書.6•館藏品建立圖文檔案及編撰解說摺頁。

 

劉沛彩繪、劉曉邨書法和交趾陶結合

    建築裝飾交趾陶內容題材,通常在與業主討論後,由匠師參考傳統典故、戲齣,自行設計構圖或創意施作,而本案却另有驚喜發現,部份圖案係不同工藝類項藝師作品,兩者搭配合作,相當精采、珍貴,蘊涵技藝跨界競合意味。 
   
移置嘉義市博物館有2件交趾陶書卷,作品風格特殊,經研究後驚喜發現,原來是2位不同工藝類項名師的合作產物,相當罕見、難得。書卷1:強調直線條,稜角分明,視覺迷人,作品落款石顛"; 書卷2: 以弧形展現柔和美感,弧度優雅,作品落款"作雲"倣,"作雲臨。

    經蔡榮順的延伸調查,了解2件書卷圖案都是彩繪名師劉沛的繪圖。劉沛(1884~1972)字沛然,號石莊、石顛、作雲,本仁堂書卷為劉沛42歲時繪圖,圖案交由交趾陶匠師拓繪、揑塑、上釉、窯燒而成。書卷1分割為17片,書卷2分割為12片,燒製後再組合成型。本作品蘊涵技藝跨界競合的意味,可做為傳統工藝不同類項搭配合作的典範。

    交趾陶文字係由陶匠依據紙本拓繪字體,並施以釉藥加彩,入窯燒成後更顯美觀、氣派、立體感。本仁堂門額及窗頂堵有交趾陶文字,均未見落款,不知書寫者是誰。據蔡榮順對其銓章研究,所謂[名陰號陽],門額"本仁堂"匾上有3顆印章: 陰章:劉囗囗印; 陽章:(己失),只知道書寫者姓劉; 另有一顆閒章: 種囗道人,經再調查後,查知墨寶作者為劉曉邨(1871~1949)名發桂,字頤堂,號蟹江,又名種梅道人。

    書法家劉曉邨曾於霧峰林家擔任文書,豐原糕餅店"雪花齋"招牌為其命名書寫。劉曉邨和劉沛為好友,二人長期合作,中部許多寺廟、宅第常見二人的書畫遺墨在牆堵上,而本仁堂作品還加上交趾陶匠師合作的古文物,具稀少性、原創性、工藝性,彌足珍貴。

 

嘉義市重現本仁堂交趾陶壁堵 
     
一般博物館典藏交趾陶多為單件()人物坐騎,無法了解原創品的場景環境,及戲齣對應佈置關係; 而本案係將三面"字型牆堵一併切割保存。其中交趾陶人物題材為24孝當中的6組故事,中間分別設計亭台樓閣或樹、石、山、景、加以串聯,以及軟硬段子的垛仁安排,並於外圍組構三層豪華邊框,各層之間使用小品交趾陶或剪黏,以及彩繪填充。作品格局富麗,氣勢恢宏,做工精細,顯然是名匠創作的精品。

 

結語

    本件創作手法講究人物體態揑貼、服飾刻畫與山景亭閣堆塑設計; 形式力求平衡、對稱、焦點原則。從作品風格、釉色質感、手法技巧等方面檢視,應為洪坤福流派製作,又因施工年代(1926~1928)及完工後返回大陸等研判,可能是洪坤福和同門師兄弟柯仁來或率徒弟(石連池、陳天乞)的作品,彌足珍貴。

    嘉義市文化局對本案進行調查研究及物件清理後,安裝於博物館一樓大廳,本仁堂壁堵終於亮麗重現。林家子孫經常專程前來嘉義市看他們的祖厝交趾陶,並於每年春節期間,集體到現場巡禮,表達對先祖緬懷與感恩,揚溢温馨親情。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