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合發(木材)商行:從陳澄波畫作解讀台灣木材歷史故事

    1936年陳澄波大師創作〈滿載而歸〉油畫,顯示一艘冒著煙的輪船泊在堤橋內,岸邊堆放大批木材。經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研究出精采的[台灣歷史故事]: 淡水"施合發商行"

    在淡水從事木炭業的施坤山,1926年合夥成立"株式會社施合發商行",從中國大陸進口福州杉,並購置新式製材機,經營台灣檜木加工,成為木材產業大廠之一; 1931年第二代施禎益接手其父逝後的事業。

    1935[施合發]擁有數艘船舶,在淡水河畔有3個專用碼頭,旁有大型貯木場及專用鐵道,此種集海運、鐵道運輸、貯木場、製材工廠於一體的規模,屬全台首見。1936年吸引陳澄波前往繪畫,紀錄台灣現代化的進程。

    [施合發]進口福州杉(福杉)為大宗,同時經營台灣檜木交易,在全台木材集散中心的嘉義市設有工廠,位於檜町6丁目1番地(約今林森路與興中街口),曾派洪萬吉主任駐地。日治阿里山檜木採公賣及特賣2種賣出法,前者由營林所直接處理,後者由營林所依民營的資金、技術設備、能力等條件,指定為承銷商(俗稱大牌業者)分配,其中台籍商號只有德豐、榮發、義發、施合發等少數入選,[施合發]以規模及公關良好而取得大牌資格。

    1937年七七事變後福州貿易中斷,進口原木業務停擺; 1944年美軍轟炸淡水港,施禎益身亡。光復後由其他董事親屬掌理,[施合發]縱橫木材業30年而熄燈、走入歷史。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