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沉船、荷蘭沉船、水下資產加油

    研究荷蘭殖民台灣史,當時大小帆船進出頻繁,偶想400年前是否有沉船仍在澎湖、安平、布袋外海底。近日看到中山大學開設[水下文化資產]學程,想起宋代沉船。

    9年前到廣東陽江參觀南宋沉船和文物展,至今內心仍然澎湃。陽江市海陵島設[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將800年前的沉船置入[水晶宮],整船連同海底地泥、海水、覆蓋的污泥一併撈起,在[水晶宮]內保存。

    命名為[南海一號]的南宋古船,長30.4米,寬9.8米,高3.5(不含桅杆),因被淤泥包圍隔絕,且該地的水下環境氧濃度低,木船得以存在。其船內資源及人文價值甚高,初期出水文物14000件,包括陶器、金銀器、大量動植物標本。後因科學和技術尚不足保證,與秦俑面臨許多類似難解問題,故仍置[水晶宮]內,文物暫不再出水。

    我國[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終於在201512月公布施行,水下文化資產研究和保存,加油 !

arrow
arrow

    蔡榮順(草地老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